互联网技术信息收集方法有哪些
![cysgjj](http://www.wnpsw.com/zb_users/avatar/0.png)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数据和隐私是如何被搜集的?
几天前有个女生问:连老师我家的智能音箱半夜自己说了声:“在”,问我智能音箱在没有主人主动唤醒的情况下是否也具有监听语音的功能:
1、没错在你不主动唤醒音箱的时候音箱也具有听取声音的功能,具体听不听权限在厂家,相关法规比较处于空窗期!只能借用之前的隐私条例,因为对人工智能相关的规定还在完善之中!
2、大数据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会有表现出对隐私数据分析的一面。
3、另外从我从业多年的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大数据,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懂用户,用大数据给用户画像,希望产品和服务比用户更懂用户。
4、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算法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不正面面对大数据的发展只是反对是阻挡不了其强劲的生命力的。
谢谢邀请!!!
互联网时代,比如你注册一个网站或app,浏览一个网页等一些动作都会被相关公司收集了数据。
根据数据泄露水平指数统计,自2013年以来已有近135亿条数据泄露。2018年上半年,每天有超过2500万条数据遭到入侵或泄露,也就是每秒291条,领域涵盖医疗、***、财务数据、个人身份信息等。最令人担忧的是泄露的数据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经过加密,与2017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一个半百分点,而社交领域是数据泄露的重灾区。
2018年3月,英国《观察家报》和美国《***》等多家媒体发布报道,曝光英国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非法使用从Facebook获得的超过5000万用户的数据。 2018年6月, AcFun(A 站)在***发布 《关于AcFun 受黑客攻击致用户数据外泄的公告》称,该网站曾遭遇黑客攻击,近千万条用户数据已发生外泄,其中包括用户ID、昵称以及加密存储的密码等数据均遭泄露。 一不小心,你就可能遭遇数据泄露。
那么我们怎么预防隐私泄漏呢?
区块链匿名性主要利用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非对称秘钥加密等加密手段,在数据为个人所有的情况下,可以不暴露隐私对个人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使用和交换。 同时区块链本质上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在区块链世界里,我们无须向提供服务的社交网络提供相应的个人信息,社交网站无权记录、存储任何个人信息,数据所有权回归到个人所有,能够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利用、泄露。
在Ulord公链上,就是使用零知识证明(具体来说,zk-SNARKs)来验证以上三个要素可以保护用户隐私不被揭露,即不揭露发送者、接收者相关信息。
我们目前即将进入智能家居和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集,信息存储和数据分析。人们的行为,习惯会通过手机,通过宽带网络,通过传感器进行搜集,然后信息存储到云平台,云平台借助分析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用户的习惯,通过这些数据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psw.com/post/1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