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史
有什么可以了解互联网史的书吗?
认知盈余——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马化腾称作者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 豆瓣评分:7.4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锻炼批判性思维。 豆瓣评分:8.7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很有用。 豆瓣评分:8.8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主要介绍的是碎片化思维和生态系统。 豆瓣评分:8.9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之父德鲁克,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豆瓣评分:8.8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展示了大众非理性的充满变数的心理世界。豆瓣评分: 8.4
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垂直”产品占到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豆瓣评分:7.7
本质上来说,中国互联网最近十年有没有创新,数据创新不算?
当然算,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的“无中生有”创新,究其本质而言也只是知识面的扩大。所以创新的来源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将已有的东西换一种方式呈现;二是扩大原来的认知范围,发现新规律;三是有意拿两个不同的东西来跨界碰撞。
肯定是有的啊,大公司小公司都会有,数据创新也算创新的,创新无论大小,多少,新旧,巅覆性或微创新,实体的,虚拟的,二者混合的,硬件的,软件的,只要是与原有的不同,都可以叫创新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正好被《互联网原罪》一文刷屏,里面提到:
【中国互联网其实就是一部抄袭史】
1998年,新浪模仿雅虎。
1998年,QQ模仿ICQ。
2000年,百度模仿谷歌。
2003年,淘宝模仿易趣。
2009年,微博模仿Twitter。
如果将一些典型应用与13亿人口嫁接算做应用创新的话,“中国互联网”本身确实就是创新。另外,互联网带来的长尾现象,充分展示了我们对于“创新者”的耐心:当下依然对新的国产手机“品牌”抱有热情。
题主类似的问题,提醒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许多努力是否有益:用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解释、演绎现代科技对世界的理解,是可能的吗?这样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psw.com/post/1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