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创新媒体
cctv纪录片《创新中国》怎么样?
最近关注了一些纪录片,正好来答一下:《创新中国》拍的不错,但很难达到《舌尖上的中国》的高度,所以火起来很难。
他这里面提到的很多素材,比如说无人机,语音识别这些,在人工智能圈里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在普通老百姓这里又感觉距离太远,所以受众有限,大家看过之后不过是有所了解,并不能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并不存在火起来的可能性。
不过我想提到的一点是,这部纪录片的解说全部是由人工智能合成的,这不得不算是一种创新,也确实对得起这部纪录片的名字。而且如果不是在后面特意看到这一段字幕,还真的很难发现,这里面声情并茂的解说竟然全都是由人工智能合成的,这项创举的应用,可以说为今后的媒体制作上又开拓了一种新的途径,相对于最近正火的芒果台的《声临其境》,不知今后会不会改变一些配音演员的命运。不过,我始终坚信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更好,更便利的服务于我们,虽然这部纪录片可能不会火,但他们努力做的这种尝试,确实值得称赞。
为什么进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不会受到媒体支持?
非专业期刊的媒体人,大都是文科生,和普通大众一样,对新的自然科学基础创新理论往往看到看不懂,怎么支持!不说别的,就牛顿的经典力学来讲,都二百年了,真能全部读懂并理解的又有多少人?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科学不是抖音,不是谁都能参与。
如今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的成果都是通过专业期刊发表,有专业领域的同行评价,而非由大众评价。专业媒体就是发表研究结果或论文的地方。但专业媒体也不能支持或否认否则基础研究,专业刊物是平台,而裁判是科学共同体。专业期刊只能对剽窃、作***等学术不规范或犯罪行为进行约束和撤稿处理,并没有能力对学术研究进行评价。
举个例子,当普朗克同意发表爱因斯坦论文时,也并没有搞懂相对论,这就是一流物理学家的眼光。我们现在讲相对论总是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作为狭义相对论的有力支持,但历史上爱因斯坦并没有提这回事。爱因斯坦的思考是从解决电动力学与牛顿力学相对论原理的矛盾入手的。
普朗克如此,希尔伯特如此,爱因斯坦也如此。科学研究结果即使权威肯定也可能是错的,即使权威反对也可能是正确的。媒体又能如何支持?又何以反对?自然科学的裁判是观察和实验结果,而不是民主投票,大众媒体在科学事实面前,无论如何热情,都顶不过事实。
另一方面“特异功能”“滴水成油”“严新神话”,还有许多荒唐的所谓科学发明,多是媒体的兴风作浪。
现在,有许多人,不能通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自媒体就成了其平台。如今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十分复杂。但许多所谓发明者甚至不能看懂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和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更不要说麦克斯韦《电磁通论》。搞自然科学的人,至少也要懂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吧?上面那三本书对于理科学生看起来都困难。
如果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感兴趣,应该读些经典科学著作,大众媒体能帮你什么忙?遗憾的是有些大学教授也跑到自己专业外发明物理学新理论,这可能是最大的讽刺吧?
爱科学,好。可那些是科学之道吗?
办事儿讲对门。科学讲对口。媒体是社会大众论坛的一个平台。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创新正确与否是不会给予支持与否定的。更不会限制和封锁。它只能给予推存以及大众的自由探讨罢了。这就是媒体与自然科学理论创新的关系。谢谢组织的遨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psw.com/post/2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