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背景
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
“头脑正常的所有人”,这不是说胡话,搞科研的重点不在于“搞”,而在于搞的结果,所有脑坑科学家觉得只要头脑正常的人都适合搞科研,不分什么歧视。
01
搞科研重在出成果,勤勤恳恳一辈子没出任何结果来那是把科研当饭吃了,而且结果不在于大小,对的起你时间的付出就不算白搭。
02
科研不只是需要聪明智慧和渊博学识,也跟“运气”密不可分,或者说乍现想法或者机缘巧合,其他专业的技能等等,所以说现实中并没有很多同时具备这些东西的人,因此很多搞科研是个群体作战。
03
对于头脑正常的普通人,可以没有过人的聪明智慧,可以没有很好的“运气”,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培养和学习获得渊博的学识和专业的技能,自然聪明智慧也会有所提升,也可以成为科研的一份子。
而现实中并没有这么多的科研人员,那是人们的自我认知的狭隘或者兴趣爱好的使然,更或者环境因素的迫使,自己或研究机构不愿从头开始等等外界因素,最终没有选择这个方向罢了。
你可以把科研看作一种普通工作,但它是一份要“出效绩”的工作。
回答这个问题,我立足于最普通的群众的角度,当然那些励志要当科学家的人除外,给那些需要做选择的大学生一点参考。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首先,你必须是一个自律,专注的人。自律,通俗来讲就是良好的自我约束,专注就是指专心致志做一项工作直到完成。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你必须要牢牢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意味着你在求学阶段,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多将自己平时***的时间用来增长知识。大家在高中都做过实验,知道实验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成败,那么,对于科研实验来讲,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原理,都必须慎之又慎。这就必须你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事谨慎仔细,不糊弄,不将就。你可能会说,做实验了我认真不就完了,那么,我想告诉你,习惯是没那么容易改的。同时做科研实验的时候,你必须专注,不能三心二意,我有一个同学,因为做实验的时候,漏看了一个现象,被导师痛批了一顿,这就是一个例子。早知道,往往有了现象才有结论。
再者就是你必须高效,且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热度。我有一个同学,导师让他做数据统计,三天时间。成绩记在期末里面。他生来就是一个慢性子,做什么事都慢,但好处是仔细。结果呢,三天下来,他数据只做出了三分之二,而他的同学两天就完成了,且数据误差不到0.01。这就说明问题了,有些科研实验,通过大数据总结结论的,那么你花一年时间做完跟人家花一个月的时间做完,谁的价值更高?再说,做一个课题,你不能一时热乎劲来了,就选这个,然后遇到困难了,就放弃了,肯定不行的。
最后,你需要有殷实的家境,必要时有浓重的爱国情怀。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必须承认,国家的现状,科研工作者的待遇比不上其他的高薪职业,当然除非你特别厉害,成为某部门的负责人或者首席科学家。但是,这样的人有多少?大多数工资待遇是相对偏低的。***如你出身寒门,家里急需你挣钱改变现状,或者你想要挣很多钱的,不建议你从事科研工作。它真的来钱不快,你不做出一定的成就,十几年熬不出头,买不了房是正常的,而且科研工作者年龄周期长,大多数是博士甚至以上,晚婚是很大概率的事。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科研工作者加入,我总结有两个月原因,一个是兴趣使然,梦想或者志向在这。另一个是爱国,想于敏,钱学森,真心实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直是企业与个人追求的目标,作为个人,从事科研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特质,以我研究的优势定位理论角度分析,我觉得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核心的要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科研工作,我们所熟知的科研名人,无不是对所从事的研究充满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对知识,学起来忘我,做起来上瘾,用起来顺畅,敢说在某一点上能帮助到别人。
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从内心倾其所有精力,投入其中,很难能够坚持到最后。
任何事情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一个人前进的根本驱动力。只有对所从事的领域充满动力,才会有破釜沉舟、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才能有动力克服一切困难,深入钻研,取得成果。
如果说兴趣爱好是老师,求知欲望是动力,那么天赋能力则是实际梦想和求知欲望所需要的潜在能力。
这种能力天生具备,后天在一定的环境下激活培养,并发挥出来,科研领域需要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如战略[_a***_],逻辑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性格不一定决定命运,但性格对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人格特质的一种,性格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和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职业,但是并非所有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都善于和适合做科学研究,因为科学研究与艺术工作一样,也是有它的特殊性要求的。谨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角度谈点看法: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理
如果不是内在的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理引导着自己去研究,那么一方面是难以找到有意义的课题,另一方面也会感到孤燥无味。
热爱,而不是仅仅是作为一种职业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废寝忘食地工作,如果没有对事业的热爱,没有不计较和献身事业的精神,而仅仅依靠朝九晚五、或者寻求加班费才去做,那是没有前途的。
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逻辑思维能力强
做科研工作,需要有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找出事物运动的规律。
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
科研工作像是一个人走在人迹罕至、迷雾蒙蒙的密林中一样,是一项艰苦、甚至可以说是枯燥无味的工作,走到前沿的人甚至没有人能与你交流、探讨,更不会有人给你陪伴和鼓励,很多时候是孤独寂寞的,所以需要有耐得住寂寞、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心态,不去羡慕人间浮华,不去计较名利、得失,而一往无前、不屈不挠、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意志,才能找到出路。
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
除了纯理论性的研究,科研工作大多数都是实验科学,是需要动手操作的。常常听到一些同行的教授在埋怨,某某研究生头脑灵活,但实验操作能力太差,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太差,实在不适合做实验研究;有些则是吃不得苦,于是常常半途而废。所以,如果选择实验科学,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是必要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psw.com/post/9620.html